《晉書》作者

《晉書》作者共二十一人。
監修三人: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
天文、律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李淳風
擬訂修史體例:敬播(注:沒有流傳下來。)
其他十六人:令狐德棻、來濟、陸元仕、劉子翼、盧承基、李義府、薛元超、上官儀、崔行功、辛丘馭、劉胤之、楊仁卿、李延壽、張文恭、李安期和李懷儼。
另外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宣帝(司馬懿)、武帝(司馬炎)二紀及陸機、王羲之兩傳寫了四篇史論, 所以有題禦撰


房玄齡
房玄齡(579年-648818日), 名喬, 字玄齡, 以字行於世, 唐初齊州人, 房彥謙之子。房玄齡18歲時本州舉進士, 授羽騎尉。房玄齡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後, 為李世民出謀劃策, 典管書記, 是李世民得力的謀士之一。武德九年, 他參與玄武門之變, 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 房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629年)二月, 房玄齡改封魏國公, 為尚書左僕射, 監修國史。房玄齡盡心竭誠, 早起晚睡。加之他明達吏事, 法令寬平, 任人惟賢, 不分卑賤, 人們都稱他為良相。貞觀十一年封梁國公;貞觀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 仍綜理朝政。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 房玄齡病重, 太宗派名醫為其醫治, 每日供給御膳, 並親臨探望。臨終之時, 房玄齡對諸子說:當今天下清平, 只是陛下東討高麗不止, 正為國患。主上含怒意決, 臣下莫敢犯顏。我知而不言, 就會含恨而死啊。於是抗表進諫, 請求太宗以天下蒼生為重, 停止征討高麗。太宗看見奏表, 感動地對房玄齡兒媳高陽公主說:此人病危將死, 還能憂我國家, 真是太難得了。臨終之際, 李世民親至其病床前握手訣別, 立授其子房遺愛為右衛中郎將, 房遺則為中散大夫, 使其在生時能看見二子顯貴。七月, 房玄齡與世長辭, 終年七十歲。太宗為之廢朝三日, 贈太尉, 諡曰文昭, 陪葬昭陵。與初唐其他二十三位開國功臣一起畫像並供奉於凌煙閣

房玄齡精通典制政令。貞觀初年, 時值天下初定, 朝章國典還很不完備, 他與尚書右僕射杜如晦共掌朝政, 亭台樓閣等建築物的規模以及法令、禮樂、制度以及歷代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東西, 都是他們二人所製定, 在當時獲得美譽。在修定律令方面, 房玄齡秉持審查並確定法律和命令, 將寬厚平和(的風格)做為宗旨的思想, 簡化律令, 又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自房玄齡等更定律、令、格、式以後有唐一代都沒有發生過多大變動。

在隨李世民征戰時, 凡王府書檄, 駐馬即成, 言簡意盡, 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 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 總領百司, 掌政務達20年。參與製定典章制度, 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 監修國史, 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 省併中央官員;善於用人, 不求備取人, 也不問貴賤, 隨材授任;恪守職責, 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 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 諡號文昭”, 後配享太宗廟廷。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 合稱"房、杜"


褚遂良
褚遂良(596-659年), 字登善, 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 唐朝政治家、書法家。博學多才, 精通文史。隋末時, 跟隨薛舉為通事舍人。歸順唐朝後, 任諫議大夫, 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

最初, 褚遂良在秦王李世民那裡做鎧曹參軍。李世民對褚遂良懷有好感, 李世民曾對長孫無忌說:褚遂良耿直, 有學術, 竭盡所能忠誠於朕, 若飛鳥依人, 自加憐愛。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命李世民掌握東部平原文、武兩方面的大權, 並且允許他在洛陽開府天策府。同年, 李世民成立了自己的文學館, 其中有十八名學士在做他的國事顧問。褚遂良的父親褚亮便是其中的一員, 主管文學。在這樣的環境中, 褚遂良的學識與日俱進。尤其是書藝, 在歐陽詢與虞世南的指導下, 更是出類拔萃, 且具備了歐、虞二人所不具備的政治地位與社會名望。 《唐會要》卷六十四《史館下》記載, 弘文館的日常事務, 就是由褚遂良來管理的, 人們稱他作館主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 唐太宗下詔把隋未戰亂時期的戰場改修為廟宇, 褚遂良負責其事。唐太宗立慈雲寺, 由褚遂良書碑。貞觀十年(公元636年), 褚遂良出任起居郎, 專門記載皇帝的一言一行。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 虞世南逝世, 魏徵將褚遂良推薦給李世民, 太宗命他為侍書。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 褚遂良勸諫太宗暫停封禪。同年由起居郎遷諫議大夫。李世民每有大事, 幾乎都要向褚遂良諮詢。

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 作為黃門侍郎的褚遂良, 開始參預朝政。隨後, 他被皇帝派往全國各地, 巡察四方, 直接可以黜陟官吏。此時, 他父親褚亮死了, 他不得不暫時辭去黃門侍郎之職。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 褚遂良又被起用為黃門侍郎。同年陰曆九月, 被提升為中書令, 成為繼魏徵之後, 與劉洎、岑文本、馬周、長孫無忌一樣在唐代政壇上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大臣。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 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陰曆六月, 李治繼皇帝位, 封褚遂良為河南縣公, 次年, 又升為河南郡公, 後藉故把他貶為同州刺史。三年後, 高宗又把他召回身邊, 徵拜為吏部尚書, 同時監修國史, 加光祿大夫, 又兼為太子賓客。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 又升為尚書右僕射, 執掌朝政大權, 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頂峰。

及後因堅決反對立武則天為後, 貶為潭州(長沙)都督。武后掌權後, 遷桂州(桂林)都督, 再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顯慶三年(658年), 卒;天寶六年, 配享高宗廟庭。褚遂良工於書法, 初學虞世南, 後取法王羲之, 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 傳世墨蹟有《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


許敬宗
許敬宗(592年-672920日), 字延族。祖籍高陽郡新城縣。唐朝官員, 官至中書令(宰相)。其父許善心, 為隋禮部侍郎。敬宗性輕傲, 善屬文, 少有文名。隋時官直謁者台奏通事舍人事。江都之變, 許善心為宇文化及所殺。跟隨瓦崗軍李密為記室。瓦崗軍失敗後降唐, 初為秦王府學士, 貞觀中, 任著作郎, 兼修國史。

不久貶洪州司馬, 累遷至檢校中書侍郎。復修史, 遷太子右庶子。高宗即位, 擢禮部尚書, 與李義府等支持武皇后, 助她逐褚遂良, 殺長孫無忌、上官儀。顯慶元年, 加太子賓客, 官拜侍中, 顯慶三年, 進封郡公, 又代李義府為中書令。顯慶四年(659年), 洛陽人李奉節狀告太子洗馬韋季方和監察禦使李巢朋比為姦, 唐高宗派許敬宗審理此案。

龍朔二年(662年)任右相, 加光祿大夫。三年(663年), 拜太子少師。卒於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 享年八十一歲, 諡曰恭。著《文館詞林》。

但許敬宗名聲並不好, 更有傳敬宗自從掌管國史, 記事曲從迎合、曲直不正。當初, 虞世基與敬宗的父親許善心一起被宇文化及殺害, 封德彝當時為內史舍人, 完全看到了當時的情況, 因此對人說:虞世基被誅殺, 世南伏地而行請求替兄受死, 善心被處死, 敬宗手舞足蹈用來求生。人們以此為話柄, 敬宗非常怨恨這件事, 到了為德彝立傳的時候, 大肆強加他的罪惡。敬宗女兒嫁給左監門大將軍錢九隴, 其人本來是皇家的奴隸, 敬宗貪圖財物與他聯姻, 於是為九隴曲意陳述他的門閥, 給他妄加功績, 並把他提升到與劉文靜、長孫順德同卷。敬宗為兒子娶尉遲寶琳的孫女為妻, 得到很多賄賂的財物, 到做寶琳的父親尉遲敬德的傳時, 完全為他隱去各種過失罪過。太宗做《威風賦》用來賜給長孫無忌, 敬宗做傳時卻改寫是賜給尉遲敬德。白州人龐孝泰, 是少數民族部落首領中的平庸之輩, 率兵跟隨出征高麗, 高麗知道他懦弱, 襲敗了龐孝泰。敬宗又收納了他的珍貴物品, 做傳時說他屢次打敗賊眾, 斬殺俘獲敵賊數万人, 漢將中驍勇強健的只有蘇定方與龐孝泰了, 曹繼叔、高伯英都在他們之下。虛假美化與隱匿醜惡到了這個程度。起初, 高祖、太宗兩朝的實錄, 其中由敬宗所撰寫的, 很多都是詳細、真實的, 敬宗又總是以自己的愛憎曲意進行刪改, 評論群言尤其是這樣。然而從貞觀以來, 朝廷所撰修的《五代史》及《晉書》、《東殿新書》、《西域圖誌》、《文思博要》、《文館詞林》、《累壁》、《瑤山玉彩》、《姓氏錄》、《新禮》, 敬宗都總攬其事, 前後所得賞賜, 多得記也記不清。許敬宗的奸佞之舉, 在其去世後不久就被人揭發。詔令劉仁軌等改修國史, 後來唐朝又數次修編國史, 都未提及許敬宗, 佐證了許敬宗肆意刪編的內容已經蕩然無存。今天后人所見的《舊唐書》等已鮮有許敬宗篡改的內容了。但許敬宗的各種醜行卻通過唐代國史、兩《唐書》、《資治通鑑》等一代代流傳下來, 警醒後人要淡泊守節、克己修身

《晉書》簡介

唐太宗重視修史, 中國自唐代開始設館修史, 《晉書》是其中的第一部。二十五史有六部史書(《晉書》, 《梁書》、《陳書》、《北齊書》、《週書》、《隋書》)是在唐太宗時期修成的。在唐朝以前, 即有十八家晉史傳世, 而實際上則多達二十餘家, 其中沈約、鄭忠、庾銑三家晉書已亡佚外, 其餘都還存在。當時唐太宗認為這些晉史有種種缺陷, 製作雖多, 未能盡善”, 便於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下詔修《晉書》, 唐太宗在《修晉書詔》有言:大矣哉, 蓋史籍之為用也

《晉書》由房玄齡等人負責監修, 組織一批史家和學者, 以南朝齊人臧榮緒所寫的《晉書》為藍本, 同時參考其他諸家晉史和有關著作, “採正典與雜說數十部”, 兼引十六國所撰史籍, 從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開始撰寫, 至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寫成。

《晉書》作者共二十一人。
監修三人: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
天文、律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李淳風
擬訂修史體例:敬播(注:沒有流傳下來。)
其他十六人:令狐德棻、來濟、陸元仕、劉子翼、盧承基、李義府、薛元超、上官儀、崔行功、辛丘馭、劉胤之、楊仁卿、李延壽、張文恭、李安期和李懷儼。
另外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宣帝(司馬懿)、武帝(司馬炎)二紀及陸機、王羲之兩傳寫了四篇史論, 所以有題御撰

唐太宗親自為《晉書》的《宣帝紀》、《武帝紀》、《陸機傳》、《王羲之傳》分別寫了史論。 《晉書》問世後, “言晉史者, 皆棄其舊本, 兢從新撰。近代有中國人吳仕鑑著《晉書斠注》, 採集眾說以辨異、證同、糾謬、補遺, 此書在1928年由吳興嘉業堂刊行。

唐之前的各晉史, 或僅記西晉一朝史事, 或雖兼記兩晉史事, 但對十六國史事則無專門記述。可說都非完備的晉史。與唐之前的各晉史相比, 《晉書》的內容較為詳盡且廣博, 紀傳中收錄的大量詔令、奏疏、書札及文章, 雖冗長, 但有多方面的史料價值。《輿服志》和《禮志》《樂志》反映了魏晉南北朝統治階級崇尚禮儀服飾的風氣。趙翼說:唐初修《晉書》, 以臧榮緒本為主, 而兼考諸家成之。今據《晉》、《宋》等《書》列傳所載諸家之為《晉書》者, 無慮數十種。

《三國志》有紀、傳而無志。而《晉書》中的志, 多從三國時期寫起。關於曹魏屯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經營西北, 及晉朝佔田制多有著墨。《食貨志》講東漢、三國時代的經濟發展, 可補《後漢書》、《三國志》之不足。從當政者的角度, 《晉書》雖為立傳, 但並不鼓勵司馬氏的發家史, 《晉書宣帝紀》裡曾講到晉明帝問起晉得天下的具體情形, 王導告之, 明帝大慚, 把臉埋在床上說:若如公言, 晉祚復安得長遠!”, 而唐太宗在其所作的史論裡, 更不乏警世之意。

《晉書》有“載記”三十卷, 記載了古代中國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建立的十六國政權。這是《晉書》在紀傳體史書體例上的一個特點。載記最早由《東觀漢記》所創, 但並非記載少數民族政權的史事。

《晉書》繼承了前代晉史著作的缺點, 記述了大量的神怪故事, 《搜神記》、《幽明錄》中一些荒誕之談也加以收錄。例如《干寶傳》中記載干寶之父妾陪葬十餘年, 開棺後仍能復生之事。 《張華傳》中提到吃龍肉之事, 並稱試以苦酒濯之, 必有異。據歷史學者考察, 在修撰《晉書》時期, 所能見到晉代文獻很多, 除各專史外, 還有大量的詔令、儀注、起居注以及文集。但《晉書》的編撰者主要只採用臧榮緒的晉書作為藍本, 並兼採筆記小說的記載, 稍加增飾。對於其他各家的晉史和有關史料, 雖曾參考, 但卻沒有充分利用。因此唐代成書之後, 即受到當代人的指實, 認為它好採詭謬碎事, 以廣異聞;又所評論, 競為綺艷, 不求篤實。劉知幾在《史通》裡也批評它不重視史料的甄別去取, 只追求文字的華麗。例如有關杜弢的下場, 《晉書杜弢傳》寫杜弢不知所終”, 《晉書愍帝紀》卻寫杜弢死在道上。清人張熷在《讀史舉正》舉出《晉書》謬誤達450多條。錢大昕批評《晉書》涉筆便誤。此外, 《晉書馮紞傳》稱紞兄恢, 自有傳”, 《殷顗傳》稱弟仲文、叔獻, 別有傳”, 但《晉書》並無《馮恢傳》《殷叔獻傳》;《李重傳》有見百官志”語, 但《晉書》並無《百官志》;《司馬彪傳》載泰始初, 武帝親祠南郊, 彪上疏定議,語在郊祀志”, 但《晉書》只有《禮志》, 沒有《郊祀志》, 且《禮志》也對司馬彪此議毫無記載。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朱大渭曾撰文指出《晉書》中的一些史實上的謬誤:
《皇甫方回傳》, 荊州所迎非杜弢, 乃杜曾;
《桓石虔傳》, 荊州刺史的名字是桓石民;
《桓溫傳》, “金城泣柳發生在桓溫第三次北伐, 而非第二次;
《王羲之傳》, 王氏三少之安期非王承, 乃王導兄王含之子王應;
《王羲之傳》, 尚書僕射非謝安, 乃謝尚;
《天文志下》, 朱齡石平蜀非在義熙七年, 乃九年;
《天文志》, 泰始二年十月丙午、九年七月丁酉、十年十月乙未、永康元年正月乙卯皆無日蝕。

《晉書》目錄
帝紀
帝紀第一 宣帝
帝紀第二 景帝 文帝
帝紀第三 武帝
帝紀第四 惠帝
帝紀第五 懷帝 愍帝
帝紀第六 元帝 明帝
帝紀第七 成帝 康帝
帝紀第八 穆帝 哀帝 海西公
帝紀第九 簡文帝 孝武帝
帝紀第十 安帝 恭帝
誌第一 天文上(天體 儀象 天文經星等)
誌第二 天文中(七曜 雜星氣 史傳事驗)
誌第三 天文下(月五星犯列舍 經星變附見)
誌第四 地理上
誌第五 地理下(青州徐州荊州揚州交州廣州)
誌第六 律曆上
誌第七 律曆中
誌第八 律曆下
誌第九 禮上
誌第十 禮中
誌第十一 禮下
誌第十二 樂上
誌第十三 樂下
誌第十四 職官
誌第十五 輿服
誌第十六 食貨
誌第十七 五行上
誌第十八 五行中
誌第十九 五行下
誌第二十 刑法
列傳
列傳第一后妃上宣穆張皇后景懷夏侯皇后景獻羊皇后文明王皇后武元楊皇后武悼楊皇后左貴嬪胡貴嬪諸葛夫人惠賈皇后惠羊皇后謝夫人懷王皇太后元夏侯太妃
列傳第二后妃下元敬虞皇后豫章君明穆庾皇后成恭杜皇后章太妃康獻褚皇后穆章何皇后哀靖王皇后廢帝孝庾皇后簡文宣鄭太后簡文順王皇后孝武文李太后孝武定王皇后安德陳太后安僖王皇后恭思褚皇后
列傳第三 王祥 鄭沖 何曾 石苞
列傳第四 羊祜 杜預
列傳第五 陳騫 裴秀
列傳第六 衛瓘 張華
列傳第七宗室司馬孚司馬邕司馬望司馬洪司馬威司馬整司馬楙司馬輔司馬翼司馬晃司馬瑰司馬珪司馬衡司馬景司馬權司馬纮司馬俊司馬泰司馬略司馬騰司馬綏司馬虓司馬遂司馬勳司馬遜司馬承司馬睦司馬陵司馬順
列傳第八 宣五王 平原王榦 琅邪王伷 清惠亭侯京 扶風王駿 梁王肜 文六王 齊獻王攸 城陽哀王兆 遼東悼惠王定國 廣漢殤王廣德 樂安平王鑑 燕王機 司馬永祚 樂平王延祚
列傳第九 王沈 荀顗 荀勖 馮紞
列傳第十 賈充 郭彰 楊駿
列傳第十一 魏舒 李憙 劉寔 高光
列傳第十二 王渾(子濟)王濬 唐彬
列傳第十三 山濤 王戎 郭舒 樂廣
列傳第十四 鄭袤 李胤 盧欽 華表 石鑑 溫羨
列傳第十五 劉毅 程衛 和嶠 武陔 任愷 崔洪 郭奕 侯史光 何攀
列傳第十六 劉頌 李重
列傳第十七 傅玄(子咸 咸子敷、咸從父弟祗)
列傳第十八 向雄 段灼 閻纘
列傳第十九 阮籍 嵇康 向秀 劉伶 謝鯤 胡毋輔之 畢卓 王尼 羊曼 光逸
列傳第二十 曹志 庾峻 郭象 庾純 秦秀
列傳第二十一 皇甫謐 摯虞 束皙 王接
列傳第二十二 郤詵 阮種 華譚 袁甫
列傳第二十三 愍懷太子
列傳第二十四 陸機
列傳第二十五 夏侯湛 潘岳 張載
列傳第二十六 江統 孫楚
列傳第二十七 羅憲 滕修 馬隆 胡奮 陶璜 吾彥 張光 趙誘
列傳第二十八 周處 周訪
列傳第二十九 汝南文成王亮 楚隱王瑋 趙王倫 齊王冏 長沙王乂 成都王穎 河間王顒 東海孝獻王越
列傳第三十 解系 孫旂 孟觀 牽秀 繆播 皇甫重 張輔 李含 張方 閻鼎 索靖 賈疋
列傳第三十一 週浚 成公簡 苟晞 華軼 劉喬
列傳第三十二 劉琨 祖逖
列傳第三十三 邵續 李矩 段匹磾 魏浚
列傳第三十四 武十三王 元四王 簡文三子
列傳第三十五 王導(子王悅 王恬 王洽 王協 王劭 王薈 洽子王珣 王珉 劭子王謐)
列傳第三十六 劉弘 陶侃
列傳第三十七 溫嶠 郗鑒
列傳第三十八 顧榮 紀瞻 賀循 楊方 薛兼
列傳第三十九 劉隗 刁協 戴若思
列傳第四十 應詹 甘卓 鄧騫 卞壼
列傳第四十一 孫惠 熊遠 王鑑 陳頵 高崧
列傳第四十二 郭璞 葛洪
列傳第四十三 庾亮(子庾彬 庾羲 庾龢 弟庾懌 庾冰 庾條 庾翼)
列傳第四十四桓彝(子桓云云弟桓豁豁子桓石虔虔子桓振虔弟桓石秀桓石民桓石生桓石綏桓石康豁弟桓秘秘弟桓沖衝子桓嗣嗣子桓胤嗣弟桓謙謙弟桓修)徐寧
列傳第四十五 王湛 荀崧 範汪 劉惔
列傳第四十六 王舒 王廙 虞潭 顧眾 張闓
列傳第四十七 陸曄 何充 褚翜 蔡謨 諸葛恢 殷浩
列傳第四十八 孔愉 丁潭 張茂 陶回
列傳第四十九 謝尚 謝安(子謝琰 琰子謝混 安兄謝奕 奕子謝玄 安弟謝萬 萬弟謝石 石兄子謝朗 朗弟子謝邈)
列傳第五十 王羲之 王獻之 許邁
列傳第五十一 王遜 蔡豹 羊鑑 劉胤 桓宣 朱伺 毛寶 劉遐 鄧岳
列傳第五十二 陳壽 王長文 虞溥 司馬彪 王隱 虞預 孫盛 干寶 鄧粲 謝沈 習鑿齒 徐廣
列傳第五十三 顧和 袁瑰 江逌 車胤 殷顗 王雅
列傳第五十四 王恭 庾楷 劉牢之 殷仲堪 楊佺期
列傳第五十五 劉毅 諸葛長民 何無忌 檀憑之 魏詠之
列傳第五十六 張軌等(記載前涼歷史)
列傳第五十七 涼武昭王(子士業)(記載西涼歷史)
列傳第五十八 孝友 李密 盛彥 夏方 王裒 許孜 庾袞 孫晷 顏含 劉殷 王延 王談 桑虞 何琦 吳逵
列傳第五十九忠義嵇紹從子嵇含王豹劉沉麴允焦嵩賈渾王育韋忠辛勉劉敏元週該桓雄韓階週崎易雄樂道融虞悝沈勁吉挹王諒宋矩車濟丁穆辛恭靖羅企生張禕
列傳第六十 良吏 魯芝 胡威 杜軫 竇允 王宏 曹攄 潘京 範晷 丁紹 喬智明 鄧攸 吳隱之
列傳第六十一 儒林 範平 文立 陳邵 虞喜 劉兆 氾毓 徐苗 崔遊 範隆 杜夷 董景道 續咸 徐邈 孔衍 範宣 韋謏 範弘之 王歡
列傳第六十二 文苑 應貞 成公綏 左思 趙至 鄒湛 棗據 褚陶 王沉 張翰 庾闡 曹毗 李充 袁宏 伏滔 羅含 顧愷之 郭澄之
列傳第六十三 外戚 羊琇 王恂 楊文宗 羊玄之 虞豫 庾琛 杜乂 褚裒 何準 王濛 王遐 王蘊 褚爽
列傳第六十四隱逸孫登董京夏統硃衝範粲魯勝董養霍原郭琦伍朝魯褒氾騰任旭郭文龔壯孟陋韓績譙秀翟湯郭翻辛謐劉驎之索襲楊軻公孫鳳公孫永張忠石垣宋纖郭荷郭瑀祈嘉瞿硎先生謝敷戴逵龔玄之陶淡陶潛
列傳第六十五藝術陳訓戴洋韓友淳于智步熊杜不愆嚴卿隗炤卜珝鮑靚吳猛幸靈佛圖澄麻襦單道開黃泓索紞孟欽王嘉僧涉郭黁鳩摩羅什曇霍台產
列傳第六十六列女羊耽妻辛氏杜有道妻嚴氏王渾妻鍾氏鄭袤妻曹氏愍懷太子妃王氏鄭休妻石氏陶侃母湛氏賈渾妻宗氏梁緯妻辛氏許延妻杜氏虞潭母孫氏週顗母李氏張茂妻陸氏尹虞二女荀崧小女荀灌王凝之妻謝氏劉臻妻陳氏皮京妻龍氏孟昶妻週氏何無忌母劉氏劉聰妻劉氏王廣女陝婦人靳康女韋逞母宋氏張天錫妾閻氏薛氏苻堅妾張氏竇滔妻蘇蕙苻登妻毛氏慕容垂妻段氏段豐妻慕容氏呂纂妻楊氏李玄盛後尹氏
列傳第六十七 四夷 東夷 夫餘國 馬韓 辰韓 肅慎氏 倭人 裨離等十國;西戎 吐谷渾 焉耆國 龜茲國 大宛國 康居國 大秦國;南蠻 林邑 扶南;北狄 匈奴
列傳第六十八 王敦 桓溫
列傳第六十九 桓玄 卞範之 殷仲文
列傳第七十 王彌 張昌 陳敏 王如 杜曾 杜弢 王機 祖約 蘇峻 孫恩 盧循 譙縱
載記
載記第一 劉元海(子和 劉宣)
載記第二 劉聰
載記第三 劉曜(以上三卷記載漢、前趙歷史)
載記第四 石勒上
載記第五 石勒下
載記第六 石季龍上
載記第七 石季龍下(以上四卷記載後趙歷史)
載記第八 慕容廆
載記第九 慕容皝
載記第十 慕容儁
載記第十一 慕容暐 慕容恪 陽騖 皇甫真(以上四卷記載前燕歷史)
載記第十二 苻洪 苻健 苻生 苻雄 王墮
載記第十三 苻堅上
載記第十四 苻堅下(王猛 苻融 苻朗)
載記第十五 苻丕 苻登(以上四卷記載前秦歷史)
載記第十六 姚弋仲 姚襄 姚萇
載記第十七 姚興上
載記第十八 姚興下
載記第十九 姚泓(以上四卷記載後秦歷史)
載記第二十 李特 李流
載記第二十一 李雄 李班 李期 李壽 李勢(以上兩卷記載成漢歷史)
載記第二十二 呂光 呂纂 呂隆(記載後涼歷史)
載記第二十三 慕容垂
載記第二十四 慕容寶 盛 熙 雲(以上兩卷記載後燕歷史並附載西燕)
載記第二十五 乞伏國仁 乾歸 熾磐 馮跋(記載西秦歷史並附錄北燕)
載記第二十六 禿髮烏孤 利鹿孤 傉檀(記載南涼歷史)
載記第二十七 慕容德
載記第二十八 慕容超(以上兩卷記載南燕歷史)
載記第二十九 沮渠蒙遜(記載北涼歷史)

載記第三十 赫連勃勃(記載夏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