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載記第七 石季龍下》

卷一百七《載記第七 石季龍下》
石季龍下
永和三年, 季龍親耕藉田于其桑梓苑, 其妻杜氏祠先蠶于近郊, 遂如襄國謁勒墓。
以中書監石寧為征西將軍, 率并、司州兵二餘人為麻秋等後繼。張重華將宋秦等率戶二萬來降。河湟間氐羌十餘萬落與張璩相首尾, 麻秋憚之, 不進。重華金城太守張沖又以郡降石寧。麻秋尋次曲柳, 劉寧、王擢進攻晉興武街。重華將楊康等與寧戰于沙阜, 寧敗績, 乃引還金城。王擢剋武街, 執重華護軍曹權、胡宣, 徙七千餘戶于雍州。季龍又以孫伏都為征西將軍, 與麻秋率步騎三萬長驅濟河, 且城長最。重華大懼, 遣將謝艾逆擊, 敗之, 秋退歸金城。
勒及季龍並貪而無禮, 既王有十州之地, 金帛珠玉及外國珍奇異貨不可勝紀, 而猶以為不足, 曩代帝王及先賢陵墓靡不發掘, 而取其寶貨焉。邯鄲城西石子岡上有趙簡子墓, 至是季龍令發之, 初得炭深丈餘, 次得木板厚一尺, 積板厚八尺, 乃及泉, 其水清冷非常, 作絞車以牛皮囊汲之, 月餘而水不盡, 不可發而止。又使掘秦始皇冢, 取銅柱鑄以為器。
時沙門吳進言于季龍曰:「胡運將衰, 晉當復興, 宜若役晉人以厭其氣。」季龍於是使尚書張群發近郡男女十六萬, 車十萬乘, 運土築華林苑及長牆於鄴北, 廣長數十里。趙攬、申鐘、石璞等上疏陳天文錯亂, 蒼生凋弊, 及因引見, 又面諫, 辭旨甚切。季龍大怒曰:「牆朝戌夕沒, 吾無恨矣。」乃促張群以燭夜作。起三觀、四門, 三門通漳水, 皆為鐵扉。暴風大雨, 死者數萬人。揚州送黃鵠雛五, 頸長一丈, 聲聞十餘里, 泛之于玄武池。郡國前後送蒼麟十六, 白鹿七, 季龍命司虞張曷柱調之, 以駕芝蓋, 列于充庭之乘。鑿北城, 引水於華林園。城崩, 壓死者百餘人。
命石宣祈于山川, 因而游獵, 乘大輅, 羽葆、華蓋, 建天子旌旗, 十有六軍, 戎卒十八萬, 出自金明門。季龍從其後宮升陵霄觀望之, 笑曰:「我家父子如是, 自非天崩地陷, 當復何愁, 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宣既馳逐無厭, 所在陳列行宮, 四面各以百里為度, 驅圍禽獸, 皆幕集其所。文武跪立, 圍守重行, 烽炬星羅, 光燭如晝, 命勁騎百餘馳射其中。宣與嬖姬顯德美人乘輦觀之, 嬉娛忘反, 獸殫乃止。其有禽獸奔逸, 當之者坐, 有爵者奪馬步驅一日, 無爵者鞭之一百。峻制嚴刑, 文武戰慄, 士卒飢凍而死者萬有餘人。宣弓馬衣食皆號為御, 有亂其間者, 以冒禁罪罪之。所過三州十五郡, 資儲靡有孑遺。季龍復命石韜亦如之, 出自并州, 游于秦、晉。宣素惡韜寵, 是行也, 嫉之彌甚。宦者趙生得幸於宣而無寵于韜, 微勸宣除之, 於是相圖之計起矣。
麻秋又襲張重華將張瑁於河、陜, 敗之, 斬首三千餘級。枹罕護軍李逵率眾七千降于季龍。自河已南, 氐、羌皆降。
石韜起堂于太尉府, 號曰宣光殿, 梁長九丈。宣視而大怒, 斬匠, 截梁而去。韜怒, 增之十丈。宣聞之, 恚甚, 謂所幸楊柸、牟成曰:「韜凶豎勃逆, 敢違我如是!汝能殺之者, 吾入西宮, 當盡以韜之國邑分封汝等。韜既死, 主上必親臨喪, 因行大事, 蔑不濟矣。」柸等許諾。時東南有黃黑雲, 大如數畝, 稍分為三, 狀若匹布, 東西經天, 色黑而青, 酉時貫日, 日沒後分為七道, 每相去數十丈, 間有白雲如魚鱗, 子時乃滅。韜素解天文, 見而惡之, 顧謂左右曰:「此變不小, 當有刺客起于京師, 不知誰定當之?」是夜, 韜宴其僚屬於東明觀, 樂奏, 酒酣, 愀然長歎曰:「人居世無常, 別易會難。各付一杯, 開意為吾飲, 令必醉。知後會復何期而不飲乎!」因泫然流涕, 左右莫不歔欷, 因宿于佛精舍。宣使楊柸、牟皮、牟成、趙生等緣獼猴梯而入, 殺韜, 置其刀箭而去。旦, 宣奏之。季龍哀驚氣絕, 久之方蘇。將出臨之, 其司空李農諫曰:「害秦公者恐在蕭牆之內, 慮生非常, 不可以出。」季龍乃止。嚴兵發哀于太武殿。宣乘素車, 從千人, 臨韜喪, 不哭, 直言呵呵, 使舉衾看尸, 大笑而去。收大將軍記室參軍鄭靖、尹武等, 將委之以罪。
季龍疑宣之害韜也, 謀召之, 懼其不入, 乃偽言其母哀過危惙。宣不虞己之見疑也, 入朝中宮, 因而止之。建興人史科告稱:「韜死夜, 宿東宮長上楊丕家, 柸夜與五人從外來, 相與語曰:『大事已定, 但願大家老壽, 吾等何患不富貴』。語訖便入。科寢闇中, 柸不見也。科尋出逃匿。俄而柸與二人出求科不得, 柸曰:『宿客聞人向語, 當殺之斷口舌。今而得去, 作大事矣。』科踰牆獲免。」季龍馳使收之, 獲楊柸、牟皮、趙生等。柸、皮尋皆亡去, 執趙生而詰之, 生具首服。季龍悲怒彌甚, 幽宣於席庫, 以鐵環穿其頷而鎖之, 作數斗木槽, 和羹飯, 以豬狗法食之。取害韜刀箭舐其血, 哀號震動宮殿。積柴鄴北, 樹標於其上, 標末置鹿盧, 穿之以繩, 倚梯柴積, 送宣於標所, 使韜所親宦者郝稚、劉霸拔其髮, 抽其舌, 牽之登梯, 上於柴積。郝稚雙繩貫其頷, 鹿盧絞上, 劉霸斷其手足, 斫眼潰腹, 如韜之傷。四面縱火, 煙炎際天。季龍從昭儀已下數千登中臺以觀之。火滅, 取灰分置諸門交道中。殺其妻子九人。宣小子年數歲, 季龍甚愛之, 抱之而泣。兒曰:「非兒罪。」季龍欲赦之, 其大臣不聽, 遂於抱中取而戮之, 兒猶挽季龍衣而大叫, 時人莫不為之流涕, 季龍因此發病。又誅其四率已下三百人, 宦者五十人, 皆車裂節解, 棄之漳水。洿其東宮, 養豬牛。東宮衛士十餘萬人皆謫戍涼州。先是, 散騎常侍趙攬言於季龍曰:「中宮將有變, 宜防之。」及宣之殺韜也, 季龍疑其知而不告, 亦誅之。廢宣母杜氏為庶人。貴嬪柳氏, 尚書耆之女也, 以才色特幸, 坐其二兄有寵于宣, 亦殺之。季龍追其姿色, 復納耆少女于華林園。
季龍議立太子, 其太尉張舉進曰:「燕公斌、彭城公遵並有武藝文德。陛下神齒已衰, 四海未一, 請擇二公而樹之。」初, 戎昭張豺之破上邽也, 獲劉曜幼女, 年十二, 有殊色, 季龍得而嬖之, 生子世, 封齊公。至是, 豺以季龍年長多疾, 規立世為嗣, 劉當為太后, 己得輔政, 說季龍曰:「陛下再立儲宮, 皆出自倡賤, 是以禍亂相尋。今宜擇母貴子孝者立之。」季龍曰:「卿且勿言, 吾知太子處矣。」又議于東堂, 季龍曰:「吾欲以純灰三斛洗吾腹, 腹穢惡, 故生凶子, 兒年二十餘便欲殺公。今世方十歲, 比其二十, 吾已老矣。」於是與張舉、李農定議, 敕公卿上書請立世。大司農曹莫不署名, 季龍使張豺問其故。莫頓首曰:「天下業重, 不宜立少, 是以不敢署也。」季龍曰:「莫, 忠臣也, 然未達朕意。張舉、李農知吾心矣, 其令諭之。」遂立世為皇太子, 劉氏為皇后。季龍召太常條攸、光祿勛杜嘏謂之曰:「煩卿傅太子, 實希改轍, 吾之相託, 卿宜明之。」署攸太傅, 嘏為少傅。
季龍時疾瘳, 以永和五年僭即皇帝位于南郊, 大赦境內, 建元曰太寧。百官增位一等, 諸子進爵郡王。以尚書張良為右僕射。
故東宮謫卒高力等萬餘人當戍涼州, 行達雍城, 既不在赦例, 又敕雍州刺史張茂送之。茂皆奪其馬, 令步推鹿車, 致糧戍所。高力督定陽梁犢等害眾心之怨, 謀起兵東還, 陰令胡人頡獨鹿微告戍者, 戍者皆踴抃大呼。梁犢乃自稱晉征東大將軍, 率眾攻陷下辯, 逼張茂為大都督、大司馬, 載以軺車。安西劉寧自安定擊之, 大敗而還。秦、雍間城戍無不摧陷, 斬二千石長史, 長驅而東。高力等皆多力善射, 一當十餘人, 雖無兵甲, 所在掠百姓大斧, 施一丈柯, 攻戰若神, 所向崩潰, 戍卒皆隨之, 比至長安, 眾已十萬。其樂平王石苞時鎮長安, 盡銳距之, 一戰而敗。犢遂東出潼關, 進如洛川。季龍以李農為大都督, 行大將軍事, 統衛軍張賀度、征西張良、征虜石閔等, 率步騎十萬討之。戰于新安, 農師不利。又戰于洛陽, 農師又敗, 乃退壁成皋。犢東掠滎陽、陳留諸郡, 季龍大懼, 以燕王石斌為大都督中外諸軍事, 率精騎一萬, 統姚弋仲、苻洪等擊犢于滎陽東, 大敗之, 斬犢首而還, 討其餘黨, 盡滅之。
俄而晉將軍王龕拔其沛郡。始平人馬勖起兵於洛氏葛谷, 自稱將軍。石苞攻滅之, 誅三千餘家。
時熒惑犯積尸, 又犯昴、月, 及熒惑北犯河鼓。未幾, 季龍疾甚, 以石遵為大將軍, 鎮關右, 石斌為丞相、錄尚書事, 張豺為鎮衛大將軍、領軍將軍、吏部尚書, 並受遺輔政。劉氏懼斌之輔政也害世, 與張豺謀誅之。斌時在襄國, 乃遣使詐斌曰:「主上患已漸損, 王須獵者, 可小停也。」斌性好酒耽獵, 遂游畋縱飲。劉氏矯命稱斌無忠孝之心, 免斌官, 以王歸第, 使張豺弟雄率龍騰五百人守之。石遵自幽州至鄴, 敕朝堂受拜, 配禁兵三萬遣之, 遵慟泣而去。是日季龍疾小瘳, 問曰:「遵至未?」左右答言久已去矣。季龍曰:「恨不見之。」季龍臨於西閣, 龍騰將軍、中郎二百餘人列拜于前。季龍曰:「何所求也?」皆言聖躬不和, 宜令燕王入宿衛, 典兵馬, 或言乞為皇太子。季龍不知斌之廢也, 責曰:「燕王不在內邪?呼來!」左右言王酒病, 不能入。季龍曰:「促持輦迎之, 當付其璽綬。」亦竟無行者。尋昏眩而入。張豺使弟雄等矯季龍命殺斌, 劉氏又矯命以豺為太保、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加千兵百騎, 一依霍光輔漢故事。侍中徐統歎曰:「禍將作矣, 吾無為豫之。」乃仰藥而死。俄而季龍亦死。季龍始以咸康元年僭立, 至此太和六年, 凡在位十五歲。
於是世即偽位, 尊劉氏為皇太后, 臨朝, 進張豺為丞相。豺請石遵、石鑒為左右丞相, 以尉其心, 劉氏從之。豺與張舉謀誅李農, 而舉與農素善, 以豺謀告之。農懼, 率騎百餘奔廣宗, 率乞活數萬家保於上白。劉氏使張舉等統宿衛精卒圍之。豺以張離為鎮軍大將軍、監中外諸軍事、司隸校尉, 為己之副。鄴中群盜大起, 迭相劫掠。
石遵聞季龍之死, 屯于河內。姚弋仲、苻洪、石閔、劉寧及武衛王鸞、寧西王午、石榮、王鐵、立義將軍段勤等既平秦、洛, 班師而歸, 遇遵于李城, 說遵曰:「殿下長而且賢, 先帝亦有意于殿下矣。但以末年惛惑, 為張豺所誤。今上白相持未下, 京師宿衛空虛, 若聲張豺之罪, 鼓行而討之, 孰不倒戈開門而迎殿下者邪!」遵從之。洛州刺史劉國等亦率洛陽之眾至於李城。遵檄至鄴, 張豺大懼, 馳召上白之軍。遵次于蕩陰, 戎卒九萬, 石閔為前鋒。豺將出距之, 耆舊羯士皆曰:「天子兒來奔喪, 吾當出迎之, 不能為張豺城戍也。」踰城而出, 豺斬之不能止。張離率龍騰二千斬關迎遵。劉氏懼, 引張豺入, 對之悲哭曰:「先帝梓宮未殯, 而禍難繁興。今皇嗣沖幼, 託之於將軍, 將軍何以匡濟邪?加遵重官, 可以弭不?」豺惶怖失守, 無復籌計, 但言唯唯。劉氏令以遵為丞相、領大司馬、大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加黃鉞、九錫, 增封十郡, 委以阿衡之任。遵至安陽亭, 張豺懼而出迎, 遵命執之。於是貫甲曜兵, 入自鳳陽門, 升于太武前殿, 擗踴盡哀, 退如東閣。斬張豺于平樂市, 夷其三族。假劉氏令曰:「嗣子幼沖, 先帝私恩所授, 皇業至重, 非所克堪。其以遵嗣位。」遵偽讓至于再三, 群臣敦勸, 乃受之, 僭即尊位于太武前殿, 大赦殊死已下, 罷上白圍。封世為譙王, 邑萬戶待以不臣之禮, 廢劉氏為太妃, 尋皆殺之。世凡立三十三日。
於是李農歸請罪, 遵復其位, 待之如初。尊其母鄭氏為皇太后, 其妻張氏為皇后, 以石斌子衍為皇太子, 石鑒為侍中, 石沖為太保, 石苞為大司馬, 石琨為大將軍, 石閔為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 輔政。暴風拔樹, 震雷, 雨雹大如盂升。太武、暉華殿災, 諸門觀閣蕩然, 其乘輿服御燒者太半, 光焰照天, 金石皆盡, 火月餘乃滅。雨血周遍鄴城。
石沖時鎮于薊, 聞遵殺世而自立, 乃謂其僚佐曰:「世受先帝之命, 遵輒廢殺, 罪逆莫大, 其敕內外戎嚴, 孤將親討之。」於是留寧北沭堅戍幽州, 帥眾五萬, 自薊討遵, 傳檄燕、趙, 所在雲集, 比及常山, 眾十餘萬。次於苑鄉, 遇遵赦書, 謂左右曰:「吾弟一也, 死者不可復追, 何為復相殘乎!吾將歸矣。」其將陳暹進曰:「彭城篡弒自尊, 為罪大矣。王雖北旆, 臣將南轅, 平京師, 擒彭城, 然後奉迎大駕。」沖從之。遵馳遣王擢以書喻沖, 沖弗聽。遵假石閔黃鉞、金鉦, 與李農等率精卒十萬討之。戰于平棘, 沖師大敗, 獲沖于元氏, 賜死, 坑其士卒三萬餘人。
始葬季龍, 號其墓為顯原陵, 偽謚武皇帝, 廟號太祖。
遵揚州刺史王浹以淮南歸順。晉西中郎將陳逵進據壽春。征北將軍褚裒率師伐遵, 次于下邳, 遵以李農為南討大都督, 率騎二萬來距。裒不能進, 退屯廣陵。陳逵聞之, , 遂焚壽春積聚, 毀城而還。
石苞時鎮長安, 謀帥關中之眾攻鄴, 左長史石光、司馬曹曜等固諫。苞怒, 誅光等百餘人。苞性貪而無謀, 雍州豪石知其無成, 並遣使告晉梁州刺史司馬勳。勳於是率眾赴之, 壁于懸鉤, 去長安二百餘里, 使治中劉煥攻京兆太守劉秀離, 斬之。三輔豪右多殺其令長, 擁三十餘壁, 有眾五萬以應勳。苞輟攻鄴之謀, 使麻秋、姚國等率騎距勳。遵遣車騎王朗率精騎二萬, 以外討勳為名, 因劫苞, 送之于鄴。勳又為朗所距, 釋懸鉤, 拔宛城, 殺遵南陽太守袁景而還。
, 遵之發李城也, 謂石閔曰:「努力!事成, 以爾為儲貳。」既而立衍, 閔甚失望, 自以勳高一時, 規專朝政, 遵忌而不能任。閔既為都督, 總內外兵權, 乃懷撫殿中將士及故東宮高力萬餘人, 皆奏為殿中員外將軍, 爵關外侯, 賜以宮女, 樹己之恩。遵弗之猜也, 而更題名善惡以挫抑之, 眾咸怨矣。而又納中書令孟準、左衛將軍王鸞之計, 頗疑憚於閔, 稍奪兵權。閔益有恨色, 準等咸勸誅之。遵召石鑒等入, 議于其太后鄭氏之前, 皆請誅之。鄭氏曰:「李城迴師, 無棘奴豈有今日!小驕縱之, 不可便殺也。」鑒出, 遣宦者楊環馳以告閔, 閔遂劫李農及右衛王基, 密謀廢遵。使將軍蘇亥、周成率甲士三十執遵于如意觀。遵時方與婦人彈棋, 問成等曰:「反者誰也?」成曰:「義陽王鑒當立。」遵曰:「我尚如是, 汝等立鑒, 復能幾時!」乃殺之于琨華殿, 誅鄭氏及其太子衍、上光祿張斐、中書令孟準、左衛王鸞等。遵凡在位一百八十三日。
鑒乃僭位, 大赦殊死已下。以石閔為大將軍, 封武德王, 李農為大司馬, 並錄尚書事;郎闓為司空, 秦州刺史劉群為尚書左僕射, 侍中盧諶為中書監。
鑒使石苞及中書令李松、殿中將軍張才等夜誅閔、農於琨華殿, 不克, 禁中擾亂。鑒恐閔為變, 偽若不知者, 夜斬松、才於西中華門, 並誅石苞。
時石祗在襄國, 與姚弋仲、苻洪等通和, 連兵檄誅閔、農。鑒遣石琨為大都督, 與張舉及侍中呼延盛率步騎七萬分討祗等。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啟、前河東太守石暉謀誅閔、農, 閔、農殺之。
龍驤孫伏都、劉銖等結羯士三千伏于胡天, 亦欲誅閔等。時鑒在中臺, 伏都率三十餘人將升臺挾鑒以攻之。臨見伏都毀閣道, 鑒問其故。伏都曰:「李農等反, 巳在東掖門, 臣嚴率衛士, 謹先啟知。」鑒曰:「卿是功臣, 好為官陳力。朕從臺觀卿, 勿慮無報也。」於是伏都及銖率眾攻閔、農, 不剋, 屯於鳳陽門。閔、農率眾數千毀金明門而入。鑒懼閔之誅己也, 馳招閔、農, 開門內之, 謂曰:「孫伏都反, 卿宜速討之。」閔、農攻斬伏都等, 自鳳陽至琨華, 橫尸相枕, 流血成渠。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胡人或斬關, 或踰城而出者, 不可勝數。使尚書王簡、少府王鬱帥眾數千, 守鑒于御龍觀, 懸食給之。令城內曰:「與官同心者住, 不同心者各任所之。」敕城門不復相禁。於是趙人百里內悉入城, 胡羯去者填門。閔知胡之不為己用也, 班令內外趙人, 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 文官進位三等, 武職悉拜牙門。一日之中, 斬首數萬。閔躬率趙人誅諸胡羯, 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 死者二十餘萬, 尸諸城外, 悉為野犬豺狼所食。屯據四方者, 所在承閔書誅之, 于時高鼻多鬚至有濫死者半。
太宰趙鹿、太尉張舉、中軍張春、光祿石岳、撫軍石寧、武衛張季及諸公侯、卿、校、龍騰等萬餘人出奔襄國。石琨奔據冀州, 撫軍張沈屯滏口, 張賀度據石瀆, 建義段勤據黎陽, 寧南楊群屯桑壁, 劉國據陽城, 段龕據陳留, 姚弋仲據混橋, 苻洪據枋頭, 眾各數萬。王朗、麻秋自長安奔于洛陽。秋承閔書, 誅朗部胡千餘。朗奔于襄國。麻秋率眾奔于苻洪。
石琨及張舉、王朗率眾七萬伐鄴, 石閔率騎千餘, 距之城北。閔執兩刃矛, 馳騎擊之, 皆應鋒摧潰, 斬級三千。琨等大敗, 遂歸于冀州。
閔與李農率騎三萬討張賀度于石瀆, 鑒密遣宦者齎書召張沈等, 使承虛襲鄴。宦者以告閔、農, 閔、農馳還, 廢鑒殺之, 誅季龍孫三十八人, 盡殪石氏。鑒在位一百三日。
季龍小男混, 永和八年將妻妾數人奔京師, 敕收付廷尉, 俄而斬之於建康市。季龍十三子, 五人為冉閔所殺, 八人自相殘害, 混至此又死。初, 讖言滅石者陵, 尋而石閔徙蘭陵公, 季龍惡之, 改蘭陵為武興郡, 至是終為閔所滅。始勒以成帝咸和三年僭立, 二主四子, 凡二十三年, 以穆帝永和五年滅。
閔字永曾, 小字棘奴, 季龍之養孫也。父瞻, 字弘武, 本姓冉, 名良, 魏郡內黃人也。其先漢黎陽騎都督, 累世牙門。勒破陳午, 獲瞻, 時年十二, 命季龍子之。驍猛多力, 攻戰無前。歷位左積射將軍、西華侯。閔幼而果銳, 季龍撫之如孫。及長, 身長八尺, 善謀策, 勇力絕人。拜建節將軍, 徙封修成侯, 歷位北中郎將、游擊將軍。季龍之敗於昌黎, 閔軍獨全, 由此功名大顯。及敗梁犢之後, 威聲彌振, 胡夏宿將莫不憚之。
永和六年, 殺石鑒, 其司徒申鐘、司空郎闓等四十八人上尊號于閔, 閔固讓李農, 農以死固請, 於是僭即皇帝位于南郊, 大赦, 改元曰永興, 國號大魏, 復姓冉氏。追尊其祖隆元皇帝, 考瞻烈祖高皇帝, 尊母王氏為皇太后, 立妻董氏為皇后, 子智為皇太子。以李農為太宰、領太尉、錄尚書事, 封齊王, 農諸子皆封為縣公。封其子胤、明、裕皆為王。文武進位三等, 封爵有差。遣使者持節赦諸屯結, 皆不從。
石祗聞鑒死, 僭稱尊號于襄國, 諸六夷據州郡擁兵者皆應之。閔遣使臨江告晉曰:「胡逆亂中原, 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 可遣軍來也。」朝廷不答。閔誅李農及其三子, 并尚書令王謨、侍中王衍、中常侍嚴震、趙昇等。晉盧江太守袁真攻其合肥, 執南蠻校尉桑坦, 遷其百姓而還。
石祗遣其相國石琨率眾十萬伐鄴, 進據邯鄲。祗鎮南劉國自繁陽會琨。閔大敗琨於邯鄲, 死者萬餘。劉國還屯繁陽。苻健自枋頭入關。張賀度、段勤與劉國、靳豚會于昌城, 將攻鄴。閔遣尚書左僕射劉群為行臺都督, 使其將王泰、崔通、周成等帥步騎十二萬次于黃城, 閔躬統精卒八萬繼之, 戰于蒼亭。賀度等大敗, 死者二萬八千, 追斬勒豚于陰安鄉, 盡俘其眾, 振旅而歸。戎卒三十餘萬, 旌旗鐘鼓綿亙百餘里, 雖石氏之盛無以過之。閔至自蒼亭, 行飲至之禮, 清定九流, 準才授任, 儒學後門多蒙顯進, 于時翕然, 方之為魏晉之初。
閔率步騎十萬攻石祗于襄國, 署其子太原王胤為大單于、驃騎大將軍。, 以降胡一千配為麾下。光祿大夫韋謏啟諫甚切, 閔覽之大怒, 誅謏及其子孫。閔攻襄國百餘日, 為土山地道, 築室反耕。祗大懼, 去皇帝之號, 稱趙王, 遣使詣慕容俊、姚弋仲以乞師。會石琨自冀州援祗, 弋仲復遣其子襄率騎三萬八千至自滆頭, 俊遣將軍悅綰率甲卒三萬自龍城, 三方勁卒合十餘萬。閔遣車騎胡睦距襄下場長蘆, 將軍孫威候琨于黃丘, 皆為敵所敗, 士卒略盡, 睦、威單騎而還。琨等軍且至, 閔將出擊之, 衛將軍王泰諫曰:「窮寇固迷, 希望外援。今彊救雲集, 欲吾出戰, 腹背擊我。宜固壘勿出, 觀勢而動, 以挫其謀。今陛下親戎, 如失萬全, 大事去矣。請慎無出, 臣請率諸將為陛下滅之。」閔將從之, 道士法饒進曰:「太白經昴, 當殺胡王, 一戰百克, 不可失也。」閔攘袂大言曰:「吾戰決矣, 敢諫者斬!」於是盡眾出戰。姚襄、悅綰、石琨等三面攻之, 祗衝其後, 閔師大敗。閔潛於襄國行宮, 與十餘騎奔鄴。降胡慄特康等執冉胤及左僕射劉琦等送于祗, 盡殺之。司空石璞、尚書令徐機、車騎胡睦、侍中李琳、中書監盧諶、少府王鬱、尚書劉欽、劉休等諸將士死者十餘萬人, 於是人物殲矣。賊盜蜂起, 司、冀大饑, 人相食。自季龍末年而閔盡散倉庫以樹私恩。與羌胡相攻, 無月不戰。青、雍、幽、荊州徙戶及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 各還本土, 道路交錯, 互相殺掠, 且饑疫死亡, 其能達者十有二三。諸夏紛亂, 無復農者。閔悔之, 誅法饒父子, 支解之, 贈韋謏大司徒。
石祗使劉顯帥眾七萬攻鄴。時閔潛還, 莫有知者, 內外兇兇, 皆謂閔已沒矣。射聲校尉張艾勸閔親郊, 以安眾心, 閔從之, 訛言乃止。劉顯次於明光宮, 去鄴二十三里, 閔懼, 召衛將軍王泰議之。泰恚其謀之不從, 辭以瘡甚。閔親臨問之, 固稱疾篤。閔怒, 還宮, 顧謂左右曰:「巴奴, 乃公豈假汝為命邪!要將先滅群胡, 卻斬王泰。」於是盡眾而戰, 大敗顯軍, 追奔及于陽平, 斬首三萬餘級。顯懼, 密使請降, 求殺祗為效, 閔振旅而歸。會有告王泰招集秦人, 將奔關中, 閔怒, 誅泰, 夷其三族。劉顯果殺祗及其太宰趙鹿等十餘人, 傳首于鄴, 送質請命。驃騎石寧奔于柏人。閔命焚祗首於通衢。
閔徐州刺史劉啟以鄄城歸順。劉顯復率眾伐鄴, 閔擊敗之。還, 稱號于襄國。閔徐州刺史周成、兗州刺史魏統、豫州牧冉遇、荊州刺史樂弘皆以城歸順。平南高崇、征虜呂護執洛州刺史鄭系, 以三河歸順。慕容彪攻陷中山, 殺閔寧北白同、幽州刺史劉準, 降于慕容俊。時有雲黃赤色, 起東北, 長百餘丈, 一白鳥從雲間西南去, 占者惡之。
劉顯率眾伐常山, 太守蘇亥告難於閔。閔留其大將軍蔣幹等輔其太子智守鄴, 親率騎八千救之。顯所署大司馬、清河王寧以棗強降於閔, 收其餘眾, 擊顯, 敗之, 追奔及于襄國。顯大將曹伏駒開門為應, 遂入襄國, 誅顯及其公卿已下百餘人, 焚襄國宮室, 遷其百姓于鄴。顯領軍范路率眾千餘, 斬關奔于枋頭。
時慕容俊已克幽、薊, 略地至于冀州。閔帥騎距之, 與慕容恪相遇於魏昌城。閔大將軍董閏、車騎張溫言於閔曰:「鮮卑乘勝氣勁, 不可當也, 請避之以溢其氣, 然後濟師以擊之, 可以捷也。」閔怒曰:「吾成師以出, 將平幽州, 斬慕容雋。今遇恪而避之, 人將侮我矣。」乃與恪遇, 十戰皆敗之。恪乃以鐵鎖連馬, 簡善射鮮卑勇而無剛者五千, 方陣而前。閔所乘赤馬曰朱龍, 日行千里, 左杖雙刃矛, 右執鉤戟, 順風擊之, 斬鮮卑三百餘級。俄而燕騎大至, 圍之數周。閔眾寡不敵, 躍馬潰圍東走, 行二十餘里, 馬無故而死, 為恪所擒, 及董閏、張溫等送之于薊。俊立閔而問之曰:「汝奴僕下才, 何自妄稱天子?」閔曰:「天下大亂, 爾曹夷狄, 人面獸心, 尚欲篡逆。我一時英雄, 何為不可作帝王邪!」俊怒, 鞭之三百, 送于龍城, 告廆、皝廟。
遣慕容評率眾圍鄴。劉寧及弟崇帥胡騎三千奔于晉陽, 蘇亥棄常山奔于新興。鄴中饑, 人相食, 季龍時宮人被食略盡。冉智尚幼, 蔣幹遣侍中繆嵩、詹事劉猗奉表歸順, 且乞師于晉。濮陽太守戴施自倉垣次于棘津, 止猗, 不聽進, 責其傳國璽。猗使嵩還鄴復命, 幹沈吟未決, 施乃率壯士百餘人入鄴, 助守三臺, 譎之曰:「且出璽付我。今凶寇在外, 道路不通, 未敢送也。須得璽, 當馳白天子耳。天子聞璽已在吾處, 信卿至誠, 必遣軍糧厚相救餉。」乾以為然, 乃出璽付之。施宣言使督護何融迎糧, 陰令懷璽送于京師。長水校尉馬願、龍驤田香開門降評。施、融、蔣幹懸縋而下, 奔于倉垣。評送閔妻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鐘、司空條攸、中書監聶熊, 司隸校尉籍羆、中書令李垣及諸王公卿士于薊。尚書令王簡、左僕射張乾、右僕射郎肅自殺。
俊送閔既至龍城, 斬於遏陘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 蝗蟲大起, 五月不雨, 至於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 謚曰武悼天王, 其日大雪。是歲永和八年也。
史臣曰:夫拯溺救焚, 帝王之師也;窮凶騁暴, 戎狄之舉也。蠢茲雜種, 自古為虞, 限以塞垣, 猶懼侵軼, 況乃入居中壤, 窺我王政, 乘弛紊之機, 睹危亡之隙, 而莫不嘯群鳴鏑, 汨亂天常者乎!
石勒出自羌渠, 見奇醜類。聞鞞上黨, 季子鑒其非凡;倚嘯洛城, 夷甫識其為亂。及惠皇失統, 宇內崩離, 遂乃招聚蟻徒, 乘間煽禍, 虔劉我都邑, 翦害我黎元。朝市淪胥, 若沈航於鯨浪;王公顛仆, 譬游魂於龍漠。豈天厭晉德而假茲妖孽者歟!觀其對敵臨危, 運籌賈勇, 奇謨間發, 猛氣橫飛。遠嗤魏武, 則風情慷慨;近答劉琨, 則音詞倜儻。焚元超於苦縣, 陳其亂政之愆;戮彭祖於襄國, 數以無君之罪。於是跨躡燕、趙, 并吞韓、魏, 杖奇材而竊徽號, 擁舊都而抗王室, 褫毯裘, 襲冠帶, 釋介胄, 開庠序, 鄰敵懼威而獻款, 絕域承風而納貢, 則古之為國, 曷以加諸!雖曰兇殘, 亦一時傑也。而託授非所, 貽厥無謀, 身隕嗣滅, 業歸攜養, 斯乃知人之暗焉。
季龍心昧德義, 幼而輕險, 假豹姿於羊質, 騁梟心於狼性, 始懷怨懟, 終行篡奪。於是窮驕極侈, 勞役繁興, 畚鍤相尋, 干戈不息, 刑政嚴酷, 動見誅夷, 惵惵遺黎, 求哀無地, 戎狄殘獷, 斯為甚乎!既而父子猜嫌, 兄弟仇隙, 自相屠膾, 取笑天下。墳土未燥, 禍亂薦臻, 釁起於張豺, 族傾於冉閔, 積惡致滅, 有天道哉!夫從逆則兇, 事符影響;為咎必應, 理若循環。世龍之殪晉人, 既窮其酷;永曾之誅羯士, 亦殲其類。無德不報, 斯之謂乎!

贊曰:中朝不競, 蠻狄爭衡。塵飛五岳, 霧晻三精。狡焉石氏, 怙亂窮兵。流災肆慝, 剽邑屠城。始自群盜, 終假鴻名。勿謂兇醜, 亦曰時英。季龍篡奪, 淫虐播聲。身喪國泯, 其由禍盈。